后台和评论区总被问爆:“阿李阿李,绍酒到底是啥?料酒能代替吗?绍酒还是烧酒?”... 看来这烹饪用酒的门道,真得好好唠一唠了!大家的小本本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了!
图片
酒在烹饪中的作用
做菜的时候很经常会用到酒,比如说:炒菜的时候,从锅边攒(淋)酒;腌制肉类、水产时加一点绍酒;做红烧肉时用花雕代替水,煮鸭子的时候下一罐啤酒……那么这些操作有些什么实际意义呢?我们经常听见的“去腥增香”的真相是什么?
从理化方面分析,这里包含了酒的三种作用:物理挥发、化学转化和质地改善。
1. 物理去腥:酒精的“清洁力”乙醇(酒精)的挥发性(沸点78.3℃)能裹挟食材中的腥膻物质挥发,例如:鱼的三甲胺、肉的氨基戊醛。15% 酒精度的黄酒去腥效率比只用清水高 3 倍。
所以,我们经常听说的“去腥三件套(酒、姜、葱)”就不是空穴来风的。
不过阿李要提醒一句,“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套组合拳虽好,也不能“滥用”。比如你买到一块闪着光、透着鲜的上好猪肉,本身没啥腥膻味,再硬塞“三件套”反而可能掩盖了食材本来的鲜甜,那就得不偿失啦!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理?
图片
2. 化学增香:酯化反应的“魔法”
乙醇与食材中的脂肪酸在高温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水果香气的酯类化合物(如乙酸乙酯、乳酸乙酯)。
例如:红烧肉加花雕酒,脂肪分解的油酸与乙醇反应,生成香气物质增加40%。啤酒焖鸭,麦芽酚与鸭肉脂肪反应,产生坚果风味的酯类。
这就完美解释了为啥大厨们(特别是粤菜师傅)总爱在'镬气’最旺的时候,“滋啦”一声从锅边淋入绍酒或米酒!高温瞬间激发酯化反应,那香气“噌”就上来了,简直是给菜品注入灵魂的“神仙操作”! 下次在家炒菜,不妨试试这招,感受下香气大爆炸?
图片
3. 质地改善:蛋白质的“软化剂”
乙醇能破坏肉类纤维结构中的氢键,使蛋白质分子舒展,用黄酒腌制的牛肉剪切力值降低25%,口感更嫩。
所以,醉鸡的滑嫩、醉虾的Q弹、醉蟹那膏黄融合酒香的迷人口感... 让人越吃越上头,这'醉’字背后的科学,你Get到了吗?
几种常用的烹饪酒从科学的角度知道了酒的作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做菜的场景里经常出现了。那么,阿李经常用到的绍酒是什么?跟黄酒、花雕、料酒有什么关系?
1. 绍酒、黄酒、花雕黄酒,是所有谷物发酵酒的统称,原料可以使用糯米(黑糯米、白糯米)、粳米、玉米、黍米等等。黄酒并没有产地限制,全国各地都有,例如:龙岩沉缸酒、湖北房县黄酒、广东客家黄酒……
花雕是特指绍兴产陈年黄酒,属于半干型黄酒(也就是有一定的含糖量:总糖15.1-40g/L)。只有浙江绍兴出产的才能称作花雕,而且必须使用绍兴本地糯米 + 鉴湖水酿造。
也就是说:花雕是黄酒中的一种,它们两的关系就像是说:“茅台是白酒,白酒里包含了茅台。”
绍酒,其实就是绍兴黄酒的简称,在一些较为古旧的烹饪书籍中,例如:被誉为粤菜“教父”的许衡编写的《粤菜精华》,1991年出版的《中国名菜谱》等等,都是高频出现的。阿李也习惯了这样的称呼。
所以,在传统烹饪语境中,“绍酒”指的就是品质优良的绍兴黄酒,而“花雕”则是陈年绍兴黄酒中的佼佼者,两者关系紧密,常被互指。
图片
2. 料酒
料酒就是“材料酒”或“香料酒”,是专门为烹饪设计的酒品。通常以黄酒为基酒,添加葱姜、香辛料(如八角、桂皮、花椒)和调味料(如盐、糖)制成,酒精度一般为 10%~18% 。
在北魏时的《齐民要术》就有'香辛料酿酒法',加入花椒、桂辣等调料;乾隆年间《随园食单》也有 '黄酒加香辛料为烹调上品'。道光年间浙江 '老恒和酱园' 首创 '黄酒 + 葱姜' ,命名为 '料酒',成为独立品类正式登场。
但现在市售的料酒往往都不太“单纯”,很多都会添加:食用酒精、呈味核苷酸二钠、味精等等我们不想吃到的东西,购买是一定要注意甄别。
3. 烧酒和孖蒸烧酒,字面意思就是烧煮过的酒。通常是以大米/ 高粱为原料,经小曲 / 大曲发酵后蒸馏提纯的烈性酒,酒精度通常 30-60% 。
广东的烧酒代表当属九江双蒸(孖蒸)。将发酵酒糟加入新粮二次蒸馏,β-苯乙醇含量达 60mg/L(普通烧酒只有 30mg/L),形成了“豉香独特、余味爽净”的标志性风味。
例如:在我这边,每到亲朋摆满月酒,席间必须有一碗叫“鸡酒”的汤馔。以鸡肉为主要材料,辅以姜葱,最关键要给足孖蒸。还未上桌就飘来一股鸡与酒碰撞出来的厚重且甘醇的气息,入口就是酒的甘、姜的辛、鸡的鲜,带一点点自然的甜,没有过重的咸味,更突出食材本身的风味融合,喝起来暖身又开胃。
这碗“鸡酒”,是多少广东朋友记忆里的温暖味道?举个手让我看看!
哪种更好呢?前面简单介绍了一些适合烹饪的酒,那么在实践中,特别对于家常日常烹饪中用哪种更好?
其实,不存在谁更好的一说,很多时候不用酒不见得做出来就不好吃,但若能用对酒,那将会大大提升菜品的风味,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质的飞跃,譬如说:啤酒鸭用啤酒代替水、无水红烧肉用花雕代替水、醉鹅大量使用双蒸米酒……
那么,对于家常烹饪,特别是追求风味层次和传统底蕴的菜品,有没有一种酒是更值得常备的“多面手”呢?答案是肯定的!
综合来看,一款优质的绍兴花雕酒,往往是家庭厨房提升菜品境界的“秘密武器”和“风味基石”。为什么呢?
1. 风味底蕴深厚花雕本身就蕴含了时间赋予的醇香和复杂风味(酯类、氨基酸等)。加热过程中(酯化反应)能极大激发食材的香气。想想那锅用花雕炖煮、香气四溢的无水红烧肉,它的灵魂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一坛好酒。
2. 去腥提鲜均衡花雕的酒精度(在15%左右)和丰富的风味物质使其在物理去腥和化学增香两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均衡有效。不像普通料酒可能带有明显的香料味干扰主食材,也不像高度烧酒(如孖蒸)那样过于浓烈,需要精准控制用量。
3. 应用场景广泛从炒菜锅边淋入激发镬气,到腌制肉类嫩化去腥,再到完全替代清水炖煮肉类(红烧肉、醉鸡、花雕鸡等),几乎能覆盖中餐烹饪中大部分需要“酒”的场景。
所以,在阿李厨房里常年必备的就是,一款真正地道的绍兴花雕。它是炖肉增香的“法宝”,是炒菜提味的“点睛之笔”,也是还原经典味道的“钥匙”。
尝试了不少品种,发现要找到兼顾健康安全、风味纯正,又适合日常烹饪的高性价比花雕,还真需要点功夫!不过,这款就让我眼前一亮——来自浙江绍兴的“本色花雕”!
这款“本色花雕”最打动我的就是它的'纯粹’! 配料表干干净净:鉴湖水、糯米、小麦,就这三样!不添加食用酒精(很多低价料酒会加,影响风味纯净度),不添加焦糖色(天然本色),就是纯粹鉴湖水+粮食发酵的精华。
图片
无论是做无水红烧肉,还是简单的葱姜炒蟹,用它代替普通料酒或水,成菜的香气复杂度、鲜甜度都明显提升一个档次!炖煮类菜肴尤其惊艳,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好酒成就好菜”!
**温馨提示:选烹饪酒,配料表是关键!擦亮眼睛,避开那些添加了“食用酒精”、“焦糖色”甚至“味精”的。
图片
阿李的真心建议:家常备一瓶像这样地道纯粹的绍酒,真的能瞬间让你的家常菜跃升几个Level!
快去试试看!用它做道菜,回来告诉我香不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门户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