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个月,轰轰烈烈,这四个字是来形容指数的,至于盘面和个股赚钱效应嘛,我觉得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喜忧参半,新的月份即将开启,如何走?继续走新高,还是降温刹车震荡?哪些板块有望走出主线行情,下周将给出明确答案。
8月,大盘单月涨幅8%,指数3600点起爆,来到了3857点,指数过去一个月连破多个高点,9.24高点突破,然后一路10年新高,指数完成了质的跨越,成交量持续2.5万亿,具备了技术性牛市的条件,唯一缺乏的就是全面性的赚钱效应。创业板也在过去一个月大涨24%,科创板大涨28%,是涨幅最大的两个指数,都代表了硬核科技方向,特别是后半月的半导体芯片行业爆发,趋势容量持续新高直接带飞了两大科技方向指数,不过同样的问题,涨的都是权重,个股并未全面反弹。
8月指数的连续上涨和诸多的预期有关,9.3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大事件也给了指数更多反弹的理由,行业变革和业绩好转也是促进指数反弹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以人工智能,算力,半导体芯片这些重要新兴行业持续不断的时间发酵和催化,资金持续堆积,在拉升容量趋势大票的同事,顺便也把指数不断抬高,给人的直观感受是指数很漂亮,一些趋势票也很漂亮,而实际的感受是赚钱效应一直没打开,高价股,大市值,大容量涨,中小市值,中低价股表现的不太理想,这是8月指数和情绪背离的典型特征。
每次不同的月份都会有不同的风格和主线,比如6月,主打稳定币和固态电池,7月主打创新药,水电站,反内卷,8月主打趋势容量,机器人,半导体,PCB,稀土永磁这些是8月的核心主线,那么9月份呢?在过去3个月没有任何一个板块能进行跨月的穿越,充其量是涨一个半月,从时间点看,9月初对于8月的老热点来说仍有机会,但给出的空间和时间都比较有限了,高潮之后退潮是不可逆的。
周五的盘面,固态电池归来,宁德时代领衔大涨,还是没逃出容量龙头大涨的局面,锂电池,固态电池也有很多大市值容量龙头,它们会不会接力半导体往上涨,同时拉指数呢,指数周五做到了,另外呢,白酒,食品大消费板块也是蠢蠢欲动,会不会也即将拉指数呢?大消费涨起来也完全能抗住指数的,因为有茅台,寒王,宁王,酒王,个个不好惹,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哪些容量等着涨?中字头,煤飞色舞,还是大金融杀回来?
说到大金融,在过去8月是最落寞的板块,特别是银行,已经进入典型的下跌周期通道,也就是技术性熊市走向,参考工行,交行就会知道,也就是说8月指数的大涨实际和大金融没半点关系,全是容量拉升的结果,这就导致一个严重问题,如果大金融持续走弱,容量一旦涨完一遍后谁来指数指数的问题,难以为继是下一步最大的潜在风险,比如周三指数大跌68点,就是一个预演,一旦容量逻辑消退,指数将岌岌可危。
所以说,9月的风格,会不会从容量转向小票,因为大家8月赚钱的寥寥无几,甚至亏钱者居多,9月的行业如果从容量转向小票将是多数人希望看到的走势,毕竟指数和个股情绪的持续背离不会持续太久,我更倾向于9月是个股行情的修复,指数9月将是先扬后抑。
周末消息仍是利好不断,关于高层对股市的态度,是利好,阿里芯片的消息,是不是继续刺激半导体走强?反过来看,会不会是利好出尽是利空呢?一切都需要接受市场的验证。从周五的盘面看,固态电池,消费升温,是否延续呢,而周五半导体和AI,算力等主流科技普跌,是分歧还是退潮,很快就能见分晓。
如果此时我们搞不清方向,那就用最简单的方式判断,位置和空间,高低切是常态,谁高谁就失去优势,而谁低自然就获得优势,然后在低位找预期发酵,在高位找逻辑是否能够延续,高位逻辑证伪,低位逻辑确认,才是新老周期转换的开始。
结合过去周期板块表现和周末消息发酵,以及时间节点,周一科技股大概率走修复,同时看周五固态电池和消费的态度,固态继续走强则科技弱修复或者是局部修复,或者是高开低走,或者阿里概念涨和局部涨,固态比如是走中线的,是新周期的有力人选,半导体可能是分歧后走二次高潮,然后9.3之后开始退潮,高潮勿追,策略仍是卖在人声鼎沸时。
策略上,遵循高低切的大原则,布局中小票,容量趋势票不喜欢的坚决不碰,只做模式内,切勿硬上弓,欢迎订阅。
光华科技:固态电池+PCB+锂电池,业绩有优势,潜力是有的。
南都电源:固态电池+数据中心+华为阿里
和胜股份:小金属+柔性屏+储能+华为+业绩
股票配资门户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