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高喊停火,泽连斯基却递上投名状,乌克兰的家底被卖了
基辅的上空,独立日的礼炮被无人机的呼啸和防空警报的尖鸣所取代。这片土地的哀鸣,似乎成了某些人耳中最悦耳的背景音乐。
停火的调子唱得越高,背后那把算盘就拨得越响。扎波罗热核电站那几缕不起眼的青烟,在华盛顿的某些办公室里,恐怕连屏幕上跳动的股票代码都比不上。
现在嚷嚷着要握手言和,可不是当年打到精疲力尽,双方都需要喘口气的样子。这更像是一场牌局打到中场,一方亮出了底牌,另一方却发现自己的筹码快要被对方“托管”了。
协议先行,停火在后,这顺序里的门道,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这意味着桌子底下的交易还没谈妥,前线的炮火,不过是谈判桌上加码的工具。
那个四月份悄悄签订的美乌矿产协议,现在越看越像是一份现代版的“投名状”。泽连斯基亲手递上去的,用乌克兰地下埋藏的镍、锰、石墨,还有那些让高科技产业垂涎三尺的稀土,去换取源源不断的军火。
这些矿产,对于特朗普那套“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宏大叙事,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电动汽车的电池,高精尖的芯片,离了这些玩意儿,就跟一堆废铁没区别。
可笑的地方在于,这些“宝藏”大部分都埋在俄军的控制区里。这就好比你卖了一套房子,房产证是你的,可钥匙在别人手里。
《华盛顿邮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说莫斯科的价码很明确:想要停火,就把顿巴斯的地盘吐出来。这哪是谈判,这是赤裸裸地分割遗产。
那份矿产协议签了,俄罗斯占着地,美国人怎么拿到货?阿拉斯加那场看似不经意的密谈,就成了整件事的关键“润滑剂”。
美俄双方关起门来,聊的都是解除制裁、经贸合作这种上得了台面的话。可谁都明白,一旦口子松动,俄罗斯手里的矿,转个几道手,贴个新标签,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美国市场。
华盛顿的算盘打得是真精明。仗打下去,它的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仗停下来,它又能以“救世主”的姿态,廉价收割乌克兰的未来资源。左右都是赢家,里子面子全占了。
真正被架在火上烤的,是隔岸观火的欧洲。马克龙急得跳脚,公开反对美俄乌三方单独媾和,声嘶力竭地喊着欧盟必须上桌。他心里清楚,这场冲突从一开始,就是华盛顿射向欧洲的一支冷箭。
既消耗了俄罗斯,又让欧洲资本大量外逃,顺带还把欧洲的能源命脉捏在了自己手里。欧洲已经流够了血,总不能在最后分蛋糕的时候,连盘子都摸不着吧。
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已经提前布局,与乌克兰政府签署协议,要“协调”重建投资。这哪是协调,这分明是准备将来以债权人的身份,合法地接管乌克兰最优质的资产。
这套玩法并不新鲜,几十年来在拉美、在非洲,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回。先制造危机,然后以“援助”和“投资”的名义入场,最后把一个主权国家的经济命脉,变成自己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串数字。
可蛋糕就那么大,想吃的人却围了一圈。谁都想多切一块,谁都不愿意自己碗里的变少。
最可悲的是,乌克兰自己,连坐在桌边的资格都没有,它本身就是那块被分食的蛋糕。德国人统计过,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已经超过了1280亿欧元,这个数字还在飞涨。
泽连斯基最近又画了个大饼,说要“购买”价值900亿美元的美国武器。这哪里是购买,这分明是拿国家未来百年的税收做抵押。900亿美金,几乎是乌克兰2024年预期GDP的一半。
这个国家,早已资不抵债。它失去的,远不止是土地和矿产。
它失去的是整整一代人。那些年轻的生命,要么在 trenches(战壕)里化为泥土,要么就流落在异国他乡,成了欧洲街头茫然的影子。
停火协议这张华丽的幕布背后,是一场关于资源、债务和地缘利益的冰冷交易。乌克兰的未来,被当作筹码,在各大国的牌桌上被推来搡去。
前线的炮火依旧在吞噬生命。俄乌双方还在互相指责,都说对方是和平的绊脚石。国际油价因为这种紧张局势,一度涨到了每桶63.50美元。战场上流淌的鲜血,远比谈判桌上签署协议的墨水要廉价。
特朗普急着要把这场戏演完,好为自己的选举捞取政治资本。法新社的评论一针见血,直指白宫嘴上喊着和平,眼睛却死死盯着乌克兰地下的矿产。
欧洲的处境,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欧盟的军火库空了八成七,德国的军工产业,就算开足马力,也只够乌克兰再消耗半个月。波兰的农民开着拖拉机堵住援乌铁路,他们不想再为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买单。
欧洲几乎掏空了家底去支援乌克兰,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可能连上桌的资格都被取消了。马克龙的怒吼,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悲鸣。
泽连斯基还在和美国人商讨“结束冲突的所有细节”。细节是什么?无非就是怎么把乌克兰剩下的这点家当,卖出一个“好价钱”。
矿产资源怎么开采,债务怎么抵押,土地怎么“租赁”,甚至未来的粮食出口由谁控制,这些才是他们关心的“细节”。至于乌克兰人的眼泪和鲜血,那不过是交易成本里可以忽略不计的一部分。
华盛顿那套停火的说辞,就像一场蹩脚的舞台剧,台上的演员自己都不信。利益的算盘声,已经盖过了一切和平的祷告。
乌克兰的未来,早已被明码标价,摆上了国际地缘政治的拍卖台。
说到底,这场所谓的停火谈判,无关和平,更无关正义。它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产重组,一场打着“救援”旗号的恶意收购。那份即将签署的协议,用的不是墨水,而是乌克兰一代人的血。
股票配资门户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